读书 | 中国园林为什么有山?_环球热文
时间 : 2023-05-25 16:21:34   来源 : 文汇网

《园境:明代五十佳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丽方著

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5月出版

明代园林的璀璨,如今的我们已难见其真容。所幸的是,古人用文字记写了许多园林。园虽逝去,“园记”犹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教授甄选明代园记中的23座园林,深研古人生动而传神的文字,对其中的50个佳境,通过200余幅精美手绘图从平面、剖面、场景透视图等角度进行还原再现;运用“形-势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了独特的建筑学分析总结。

《园境》中的研究方法、理念与所呈现的造园经验,不仅可以成为园林设计者的他山之石,还可以随着美轮美奂的图画穿越时空,循着园记的文字步入明代的园林佳境,望远山云霞,栖古松林下,听莺语水声,仰山间明月,领略明代不同园林各具匠心的设计之美。

>>内文选读:

中国园林为什么有山

中国人觉得理所当然:园林不就是要模仿自然山水吗?现存的中国古典园林,有山有水,加上亭台楼阁、树木花草,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国园林样貌。

其实,用花、树、水面、装饰,就能构建很美的园林。其他国家造园,无山也行,有山也可。

中国也有些园林没有做山。例如明代进士陈玉辉《适适斋记》就记载了他的小园:“室大于斗,余地并辟为圃,遍植花果……明窗净几,焚香端坐……花卉敷荣。”自己居住自己欣赏,窗前静坐读书。虽然园子太小,园内也无山,可是园在城外“半村半郭之地”,周边可以“览溪山之环映,松竹之萧森”,园外有山也很好。

中国园林将山作为园境的重点,这与其他文明的园林差异显著。

造园要在园林之内做山,相对于种植花草树木而言,远为辛苦。山可以是堆土而成的土山,需要通过大量的劳动将土山堆成,例如清代的圆明园就有大量的土山,是开挖水面的同时用土堆积而成的。但是,土山还不能令造园者满意,他们更倾向于叠石山。而叠石为山,是更加艰难的。叠山用的石材,备料的过程会遇到重重阻碍。沉重的石材来源于崇山峻岭或湖海深处。当时完全靠人力将石材挖出、搬运。一旦保护不当,石材就可能破损。好看的石材叫花石,能够高价售卖。于是,有漫山遍野搜寻花石的人,有为了寻找买家到处交友传递信息的人,有召集人工挖掘搬运的人。花石交易的存在,足以说明园林用石头叠山具有量大而广泛的需求。

宋代皇帝想要造一座奇大无比的人造园林——艮岳。艮岳需要用其多无比的好石头在园中造大山。因此,花石备料这件事就牵动了全国上下,出现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园中叠石造山,在石材运送到现场后,又将面临下一个难题,如何把这些石头叠架形成一座牢固而有气势的假山。这就需要专业的叠山师的设计和工艺技巧。

总之,园林造山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然而这件事经历了千百年,中国人都没有放弃,还愈发痴迷。中国园林模仿自然山水,这事听起来优雅,但是实际造山操作却十分困难。

中国历来的造园,一定要有山,园林造山一定要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赏析古代的园林,不得不追问一下,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在园林里做山?

一、从中国园林的源头说起。人类的园林传统流传最长久、成就最高的有三种,中国园林传统是其一。同中国园林并称的其他两种园林,一种是欧洲古典园林,一种是伊斯兰园林。

中国园林的发端是在大山之中,所以山林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质。后来,园林发展到城市附近的平地,虽然没有山林的地势,但是人们依旧追仿山林的境。从实体的仿山到用特征来仿山,在平地园,仍然保持了很多山林园的重要特征。欧洲古典园林,是植物茂盛点缀雕塑泉水的宅前花园,而伊斯兰园林可以说是精致的泉水园。

从规模的变化来看,中国园林从山林当中规模巨大到后来演化出许多小园子,经历了从大到小的演变。欧洲园林则从有限的小规模,发展出比较大规模的园。而伊斯兰园林格局整齐、装饰精致,运用于宫廷或者住宅的中间庭院,规模还没有出现跳跃性的变化。

现代英文流行于世,在语言的翻译转换过程中,中国园林就用了“Garden”这个词,与欧洲的园林相对应。这个词是花园,并没有山园的意思。我们如果从中国园林发端于大山,而且一直保有山林园的特征这一点来看,也许将来要替中国园林造一个单独的英文单词,来传达本源的“山林”的意思。

二、用山的目的。在中国园林中,山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我们先不谈中国古人为什么在山里建造园林,这牵涉到更大范围的研究和体会。从明代的园记来看,园林用山有三个目的:一是“观”,即看山;二是“游”,即游山;三是“居”,居住在山里。

作者:王丽方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

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