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传出著名导演徐克将要翻拍金庸经典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的消息,引起热烈讨论。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魔改”作品的增多,越是经典的作品将被改编,就越容易引起观众的“吐槽”。其中原因不难理解:经典作品原著往往能给初见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但改编作品总会因为制作、表演等原因,生成不符合观众想象或审美的元素,从而让观众产生恶感。
纵观金庸一生,其作品总数比与之齐名的梁羽生、古龙、温瑞安三人少了许多,但几乎部部都是经典。
打开文艺爱好者最爱用的网上社区,能搜索到与金庸武侠小说作品相关的影视改编作品115部左右,是金庸原著武侠作品数量的将近8倍,足见后来的文艺工作者们对金庸作品的喜爱。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金庸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小说,几年之后的五十年代末期,他的作品就被搬上了银幕。这个速度比二十一世纪在改编上风光无限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作品都快。
金庸出生于书香世家,传统家学毋庸置疑,同时又接受过西式教育、高等教育,从他的作品也不难看出,其对白话文的掌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都达到了绝对的高度。
可以说,即便金庸不写武侠小说,也很容易凭借他的才华在中国文学或者新闻史上留下名字。阴差阳错、造化弄人,当年的报社记者走入武侠江湖,又与一段江湖往事相关……
《新晚报》连载的《书剑恩仇录》(1955年)
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
一 宗师的比武催生了两位宗师
20世纪五十年代,山东人吴公仪带着自己一身太极拳本事南下香港,在这里打拼,开班收徒。凭着自己吴式太极拳传人的身份,也带着知名教头的光环,吴公仪很快拥有了大批拥趸。在一次酒后,吴公仪兴奋地说,自己自北方南下,未尝碰到对手。在酒宴上,这句话成了现场气氛的助燃剂,拥趸们顿时欢呼一片。如此豪言壮语,记者们当然不会放过,第二天,这番话就被写在了报纸上。
香港本地白鹤门的掌门陈克夫也看到了报道。35岁盛年,又是一派掌门,自然有硬功夫傍身。年轻气盛的陈掌门很快也找人在报纸上喊话,针锋相对地提出,“吴宗师”自北方南下没有对手,自己从南到北也没输过。一时间,这场江湖风波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吴陈二人在报纸上打够了嘴仗,最终约定在澳门进行比武,并且将比武售出的门票全部捐给刚因为石硖尾大火而流离失所的香港民众。香港《新晚报》的总编罗孚嗅到了销量的气息,便派出自己手下颇有才华的社评编委陈文统和记者查良镛进行跟踪报道,以填充专门为这场比武开设的“一日一联”专栏。
陈文统平日好聊武侠小说,谈起自己追踪报道的这场世纪大比武更是眉飞色舞,罗孚便要求陈文统在《新晚报》上连载武侠小说,以增加报纸的关注度。陈文统骨子里是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多少觉得小说不够庄重,便在连载《龙虎斗京华》时起了个笔名,唤作“梁羽生”。
吴公仪与陈克夫之间的比武如期在澳门开打,不过第一回合时,53岁的吴公仪便把35岁盛年的陈克夫打了个鼻血长流,经过简单治疗之后,陈克夫继续进行第二回合比赛。回合尚未过半,比赛的组织者看到擂台上的打斗愈发激烈,又看到双方支持者的情绪更加高涨,担心台上台下出现事故,便叫停了比赛,以二人不分胜负作为结局。
比武虽然草草收场了,但《新晚报》上连载的武侠小说却好评如潮,罗孚便有心将连载继续做下去,无奈梁羽生当时志不在此,主编罗孚又一直催稿,梁羽生便向罗孚推荐了自己的邻桌兼好友查良镛。
虽然小时候就看过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但从未亲自动笔写过武侠小说的查良镛也是勉为其难,一再拖稿,后来终于在罗孚派来催稿的一位老者启发下,构思出了自己笔下的第一个武侠人物陆菲青。至于故事,就以老家浙江海宁流传的乾隆民间故事为底本,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两位真正的武术高手吴公仪、陈克夫虽然未分胜负,却阴差阳错地将两个报社记者、编辑带进了武侠江湖,催生出了两位江湖宗师。从此,金庸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自己的江湖岁月,更是在之后连载了让他声名大振的《射雕英雄传》,成为一代“大侠”。
二 改编最多的作品与改编最少的作品
不论是不是金庸迷,大概都知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口诀,除了这十四部作品之外,许多人也知道金庸有一部名唤《越女剑》的短篇。经过笔者检索发现,在这十五部作品之中,被改编相对较多的有“射雕三部曲”(包含《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以及《倚天屠龙记》三部作品)、《天龙八部》《鹿鼎记》以及《笑傲江湖》。
其中,已经播出的《射雕英雄传》影视作品多达20部,算上本文开头提到的徐克正在制作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版本,达到21部。在这些作品中,1983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在文艺爱好者们经常使用的打分平台上,被近十万人打出了9.2分的平均分,笑傲群雄。
1983年版《射雕》由王天林执导,黄日华饰演男主角郭靖,翁美玲饰演黄蓉。据说翁美玲是由金庸“钦点”的:在面对金庸的面试时,她特意换上了古装,拿着一根柳条,对金庸说道:“桃花岛岛主之女黄蓉拜见金大侠。”她俏丽中带着的狡黠给金庸留下了深刻印象,便亲自选定了她来饰演黄蓉。时至今日,翻看网络上对于此剧的评论,依然能看到“每次剧荒都会再看一遍”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正是金庸改编作品走入小荧屏的黄金年代,今日再看,这部剧中的配角阵容也可谓“豪华”。饰演重要角色杨康的是与黄日华同为“无线五虎”的苗侨伟,在剧中饰演杨康父亲杨铁心的演员是谢贤,其他重要配角也都是由秦沛、曾江、杨盼盼这些耳熟能详的老一辈TVB演员出演。如果仔细查看这部剧的演职员表,会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是这部剧中导演王天林的助手,是后来声名大噪、执导过《黑社会》《毒战》《暗战》的导演杜琪峰;另一件事则更加有意思,就是许多后来甚至今日仍然活跃在大小荧屏上的著名演员,都在这版《射雕》中“打过酱油”。
比如后来一度成为TVB当家小生的关礼杰在这版《射雕》中饰演察合台,后来在TVB版《倚天屠龙记》中贡献经典表演的吴启华在这部剧中饰演了一个没名没姓的丐帮弟子。他的丐帮“同事”还有后来的影帝刘青云,以及因为贡献了众多经典表演而家喻户晓的演员吴孟达,说起来,吴孟达的角色还是二人的“领导”,他饰演的是丐帮的彭长老。而后来与吴孟达有许多合作的周星驰,也在这版《射雕》中演了一个宋兵,同样没有姓名。
近年来在许多表演综艺担任表演导师的吴镇宇,当时也是初出茅庐,在剧中饰演一个看门的村民;今日已经家喻户晓的女演员刘嘉玲,在1983版《射雕》中不过饰演的是与郭靖青梅竹马的华筝公主的一个侍女。
巧合的是,金庸第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正是《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射雕英雄传》,1958年,峨眉电影公司就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大银幕,拍摄了由曹达华饰演郭靖,容小意饰演黄蓉的两集电影。同年,同样是峨眉电影公司还拍摄了电影版的《碧血剑》。
“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神雕侠侣》被改编的次数也不少,已经上映的影视剧达到了17部。其中古天乐、李若彤主演的1995版《神雕侠侣》被将近20万人打出了9.2分的高分,这版电视剧也让“一见杨过误终身”成为了名句。这版《神雕侠侣》之所以成功,正在于演员的精妙演绎。古天乐把杨过的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李若彤也把小龙女的外冷内热、灵动飘逸、不染世俗展现得恰到好处,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至于“跌入凡尘”。总之,这版《神雕侠侣》最终穿越了时间,成为了一代代人奉为圭臬的经典。
这版电视剧的经典程度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电视剧的优势制作资源转移到内地之后,内地也推出过由当时的当红小生、小花主演的几版“神雕”,但口碑却一部不如一部,整体来看,除了刘亦菲饰演的小龙女和杨幂饰演的郭襄之外乏善可陈。
《倚天屠龙记》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被多次改编,数量达到20部。前文提到的吴启华,就在2001年版本的《倚天剑屠龙刀》中饰演男主角张无忌,并与佘诗曼、黎姿共同贡献了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在网站上的评分是所有《倚天屠龙记》改编作品中最高的,由六万多人打出了8.6的高分。
除此之外,苏有朋主演的2003版《倚天屠龙记》也称得上与2001港版《倚天》不相伯仲,与港版不同的是,2003版《倚天屠龙记》的演职人员来源更广,饰演男主角张无忌的苏有朋来自中国台湾,饰演双女主赵敏、周芷若的贾静雯、高圆圆分别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而饰演张无忌母亲殷素素的郭妃丽则在“新加坡四美”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版《倚天屠龙记》其他角色的扮演者大多来自中国大陆,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而被众多观众喜爱的“铁三角”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分别在片中扮演成昆、蒙古王爷和光明左使杨逍,分属三个不同阵营。其他演员如饰演神医胡青牛的梁天、饰演纪晓芙的陶虹以及饰演金毛狮王谢逊的徐锦江也都是有着自己经典代表作、代表角色的知名演员。
“射雕三部曲”之所以被改编得多,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有一定的连续性,尤其《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前作的主角郭靖黄蓉,在《神雕》中升级成了长辈,在情节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故事中的重要配角。其他如“五绝”五人,也都前后接续,尤其南帝、东邪,在《神雕侠侣》之中继承了新五绝的名号,而《射雕》中对郭靖成长之路起到重大助推作用的老顽童周伯通,更是在《神雕》中成为了“新五绝”之首的“中顽童”。《倚天屠龙记》则是在时间和结果上接续了前两部作品,在前两部作品中,生活于南宋末年的人物们力抗蒙古铁蹄,而到了《倚天屠龙记》,则隐晦地揭示了抗争的结果:朝代终究更替了,不过短命的元王朝在主角张无忌带领的明教反抗之下最终早夭,也算是讲完了故事。
另外,这三部作品也是金庸比较早期的代表作,能够被改编的机会更多。三部作品在创作时间上连接也比较紧密,这就容易形成续作的口碑效应,因为前作口碑好,很容易为续作带来更高的期待。
此外,《天龙八部》也是金庸被改编得较多的作品,上映的作品达到10部。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较经典的改编中,中国大陆的2003年版《天龙八部》口碑很好,有观众评价,胡军饰演的乔峰(萧峰)是最接近原著的,而由刘亦菲饰演的“神仙姐姐”王语嫣,也是仙气最足的。
1997年由TVB制作的《天龙八部》同样经典,之前在83版《射雕》中贡献了经典演出的黄日华在《天龙八部》中演活了至情至性的大侠乔峰,而樊少皇、陈浩民,也把虚竹的憨厚老实和段誉的古灵精怪表现得深入人心,这两部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八零、九零两代人的青春经典。
金庸其他的作品,也被内地、香港、台湾的公司和电视台改编过数次,平均每部作品都会有六七个改编版本,但两部中短篇《白马啸西风》和《鸳鸯刀》的改编作品则很少。其中《白马啸西风》于1961年10月至11月期间在香港《明报》连载,之后在1982年由中国台湾的公司制作成为电视剧,并且请来了八十年代在亚太地区知名度极高的香港演员姜大卫饰演主角马家骏。
《鸳鸯刀》则分别在1961年和1982年两次被改编为电影。1982年的电影由邵氏影业制作,被更名为《神经大侠》,算得上是一部喜剧电影。而“口诀”之外的《越女剑》作为金庸最不为人熟知的作品,改编也最少,仅在1986年由香港亚洲电视台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由“香港动作女皇”李赛凤主演,饰演主角阿青。
1958年版电影《射雕英雄传》
1997年由TVB制作的《天龙八部》
电影《东方不败》系列中的林青霞
三 改编热门为何集中
纵观金庸小说作品的影视化过程,不难发现,进行改编的电视台、公司的位置发生过一次较大的转移。最初,香港的电影公司、电视台占有先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金庸作品问世不久就进行了电影改编。
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金庸的作品也被改编成了整体时长更长、更能细腻展现作品原貌的电视剧。这时候的改编主力军,也从当年的峨眉、邵氏等电影公司变成了TVB、亚视(前身为丽的电视台)等电视台。这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个改编华文武侠小说作品的电视台,并不是现在依然活跃的TVB,而是于1975年开播的佳视电视台。而佳视电视台也成为“率先吃螃蟹”的先驱,成为了首个改编金庸小说的电视台。这部作品就是于1976年播出的《射雕英雄传》,它也成为香港影视史上第一部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电视剧。
同为香港三大免费电视台的无线电视台(TVB)自然不甘落后,请出了当家小生和花旦郑少秋与汪明荃,改编了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由此,香港电视台改编金庸作品的演出序幕正式拉开。1978年,先驱者佳视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TVB则再接再厉,从这时开始直到八十年代,连续 拍摄了《倚 天屠龙记》(1978)、《天龙八部》(1982)、《神雕侠侣》(1983)、《射雕英雄传》(1983)、《笑傲江湖》(1984)、《鹿鼎记》(1984)、《雪山飞狐》(1985)、《倚天屠龙记》(1986)、《侠客行》(1989)等作品,金庸武侠剧也成为了TVB保证收视率的王牌。
进入九十年代,电影产业再度繁荣起来,香港影视从业者开始在影、视两栖改编金庸的作品。这段时间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电影导演们的创作往往是具有颠覆性的改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东邪西毒》与《东成西就》。资深港片影迷都知道这个典故,当年王家卫集结了张国荣、林青霞、梁家辉、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张学友、杨采妮等一众香港电影界的著名演员,集中拍摄《东邪西毒》长期无果,眼看着档期就要耽误,最终只好由刘镇伟将原班人马拉到别处,集中拍摄了很短的时间,制作出了喜剧片《东成西就》,算是救场——这恰恰说明了当时香港电影人改编金庸作品的思路,以观众耳熟能详的角色进行二度创作,讲述极具个人风格的故事。其他很著名的作品还有徐克的《东方不败》系列,林青霞女扮男装饰演的东方不败也成了影史经典;还有就是王晶执导的电影《鹿鼎记》系列。
进入21世纪,香港电视界出现断层,内地经济开始腾飞,影视作品制作的优势资源也开始向内地转移,从这一时期开始,内地涌现出了很多可圈可点的金庸影视改编作品。像前文提到的张纪中制作,胡军、林志颖、刘涛、刘亦菲主演的《天龙八部》就有不错的口碑,后来凭借一句“贱人就是矫情”而火爆出圈的蒋欣还在其中饰演了段誉的妹妹木婉清;另外,张纪中监制、李亚鹏、周迅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也有较好的评价。此外,张纪中还担纲制作了其他诸如《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碧血剑》《鹿鼎记》等改编作品,虽然褒贬不一,但制作普遍更为精良。
细数下来,基于金庸原著进行影视改编的作品往往集中在“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几部,其中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原因有二:第一,这些作品本身就是长篇作品,经过连载、出版积累的读者受众很多,人气也很高,改编当然要挑选热门作品了;第二,正是由于这些作品改编得早,在影视艺术作品匮乏的年代,容易给当时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更容易获得不错的口碑,有了前作口碑的积累,后来人再改编相同的作品,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管最后作品拍出来如何,只要是好蓝本,再找来一两个有话题度的演员或者一两对当下正火的搭档,就能把热度带起来,投资、广告都少不了——剧好不好先放在一旁,制作方的钱是先赚到了。
四 经典改编作品的必备要素
这就带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那些经典的改编作品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要素,促使作品成为了经典?
看看这些作品的阵容不难发现,主演几乎都是当时正当红的演员,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彼时能够蹿红的演员往往都是经过系统的培训,且经历过跑龙套的过程,才慢慢成长起来的。就像前文说的那样,1983版《射雕英雄传》中众多的龙套角色,都是后来荧幕上的“角儿”。也就是说,演员的演技至关重要,决定了能否还原、再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像黄日华饰演的郭靖、乔峰,都还原了角色的特质,或憨厚正直或潇洒仗义,英气逼人。
第二,剧情本身没有魔改。时至今日,观众的视野中不乏优秀的原著作品,但搬上荧幕之后,总是因为种种原因经历了魔改,这就导致了原著爱好者失望、新观众看不明白的情况,两头不靠,作品的口碑自然好不了。
第三,制作是否精良。提起制作,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特效,但优秀武侠作品需要的可不只是特效,取景、摄影、剪辑,还有至关重要的武打动作的设计,都是制作的必要环节。香港武侠电影之所以能统治一个时代,就是因为精良的动作设计,特别是在特效匮乏的年代,正是演员实打实的真功夫造就了票房和收视的奇迹。
说到底,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底本进行影视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事情:故事、人物,本身已经是一等一的了,观众的期待自然就高。加上经典作品在前,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进行比较。因此,创作者们在吃到了经典作品红利的同时,必然承担着被吐槽的风险: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怎么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怎么用自己的创造性为经典作品加分,都是创作者们应该思考的议题。
观众的吐槽,其实也是期待之后的失望,避免吐槽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甚至发展武侠迷们对江湖的想象。视觉中国 供图
(原标题:侠影已往 江湖依旧)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竞萌
流程编辑:U02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