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后。邓青春摄
连日来,开州区竹溪镇石碗村海拔700多米的半山腰上,不少村民在整治后的土地上种大豆。这片看起来极富活力的良田好地。谁曾想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撂荒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刻不容缓。”竹溪镇党委书记彭昌国说,近年来,竹溪镇党委、政府坚持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走出一条“良田好地抓农业、石头堆里抓耕保”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相关资料图)
唤醒“沉睡”土地,让撂荒地“活”起来
6月14日上午,竹溪镇石碗村的一处山坡上,两台挖掘机和10多名村民在撂荒地上辛勤劳作,通过翻耕、平整等作业,重新唤醒“沉睡”的土地,使肥沃的褐色新土露出地面。
“在实施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前,我们村大多数土地因为小且分散,不适合机械耕种。”石碗村党支部书记张龙富说,整治过后的土地更加集中,运输、灌溉等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也可以通过机械化进行耕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石碗村最低海拔200米,最高海拔1140米。全村耕地面积4900多亩,因坡度大,用地条件差,因地制宜发展2600多亩花椒、沃柑、晚熟李等特色产业以及规模很小的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除此之外,其余土地因各种原因一直荒芜。
为扛牢耕地保护责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竹溪镇严格遵循耕地“进大于出、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原则,严格控制耕地转化,对转出和流入地块全覆盖摸排,采用就地恢复、异地改造等方式实现耕地“进出平衡”。同时,全面摸底、分类整治撂荒地,制定“一户一策”“一地一档”复耕复种计划,实行销号管理,把既不复耕又不流转的土地收归集体管理。
“全村2300多亩撂荒地,正在实施土地整治,预计今年11月全面完工。”张龙富说,石碗村注重“集中流转,去石覆土”,积极争取并协调推进市级土地整治项目2000亩,对300亩荒山坡地进行复垦、改良,采取轮种、间作等方式,实现低效地向高效地的转变,真正让撂荒地“活”起来。
多点“发力”推动,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走进石碗村,只见林木茂盛,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当地30多名村民在整治后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有的抡起锄头打坑,有的在放豆,还有的在浇水,一片繁忙的景象。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村支“两委”在引领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石碗村本土人才雷小雨说:“为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村里注重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创业青年等群体中选任村干部,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员和‘土专家’组成农技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精准开展技术指导。”
近年来,竹溪镇整合资金约2860万元,在石碗村完善灌排水渠、机耕道等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适耕性,制定田间管理方案,指导农户因地制宜选择作物、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闲结合休养土地,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耕地质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石碗村采用“小田并大田”、去沟去埂、连块成片等方式,推动土地集中集约利用,顺势发展规模经营户3户、适度规模户11户,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试点轮作倒茬1200余亩,统筹种养结合300余亩,实现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现已引入2家现代农业公司,实现机械化耕种收500亩,发展智慧农业200亩。”石碗村村干部潘晓英说,石碗村积极试点数字农业,大力推广机械耕种、智能喷灌、数字化监管,积极参与鲁渝协作(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建设。
田间地头农事忙,村民田野逐梦心里甜
“短的变长、窄的变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看着曾经小且分散的撂荒地蝶变成了成方连片、效益倍增的“高产田”,石碗村村民綦盛轩满脸喜悦。
站在石碗村山坡上一处高地俯瞰,只见田间地头的一块块稻田,绿意盎然,丰收在望。曾经的扁担田、陡坡地,如今变成一片片地平整、田成块、路相通的良田好地,甚是壮观。不远处,挖掘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作业。
“张书记,我家门口正在整治的这些土地,说好的让我种,要算数哈。”村民陈明开看到张龙富前来查看土地整治工程进度,赶紧迎上前去再次提醒。今年50多岁的陈明开,以前一直在广东等地务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返乡承包了60亩土地种植油菜、玉米等农作物。
60多岁的罗宏培是村里的脱贫户,过去也一直在江苏、浙江等地务工。2020年初,他回到家乡开始跟土地打交道,最初承包了4亩土地,现已发展到70亩,种植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去年实现收入10万多元,“虽然很辛苦,但收入比打工强”。
目前,全村有200多户像罗宏培一样承包土地种粮的村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彭昌国感慨地说,“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竹溪镇将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邓青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