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港股低开低走,恒生指数收跌3.02%报18533.0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69%报3948.82点,恒生国企指数跌3.41%报6268.53点。大市成交972.9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32.28亿港元。
【资料图】
恒生行业指数全线下跌,大金融、消费、医药、地产股跌幅居前,金沙中国、中信股份跌超5%领跌蓝筹。科技龙头多数下跌,美团跌超3%,腾讯、快手跌近3%。汽车股逆市走强,华晨汽车大涨15%,小鹏汽车涨超4%。
从行业表现看,恒生行业指数日内全线下跌,金融业跌4.22%,综合企业跌2.92%,必需性消费跌2.74%。
从盘面来看,概念板块多数下跌,白酒指数跌5.84%,啤酒指数跌4.32%,烟草指数跌4.03%。涨幅方面,反恐指数涨2.98%,智能交通指数涨0.78%,安防监控指数涨0.23%。
上半年股权融资同比减少35.33%
202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政策的预期升温,海外流动性缓和,港股股权融资市场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静待市场蓄势上升。
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IPO融资数量上较去年同期增长19.23%,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略减9.91%,大部分IPO项目为中小型项目,最大IPO项目为珍酒李渡(6979.HK),募资高达53.09亿港元。再融资方面数量上同比略增11.54%,但募集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削减58.41%,大型再融资项目为安踏体育(2020.HK)和越秀地产(0123.HK),再融资金额分别高达118.02亿港元和83.6亿港元。
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744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融资金额1,150亿港元减少35.33%。上半年有31家企业成功IPO上市(其中2家为介绍上市),较去年同期的26家增长19.23%;IPO募集金额为1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7亿小幅缩减9.91%。募资超过1亿美元(约7.85亿港元)的IPO项目仅有6家。
从IPO承销金额统计维度来看,中金公司(601995)以37.45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榜首,中信建投(601066)以23.23亿港元位居第二,高盛以21.24亿港元位列第三。IPO承销家数方面,富途证券以参与了18家IPO的承销商项目拔得头筹,华盛资本以15家承销家数位居第二,老虎证券以13家承销家数位列第三。
大金融板块走弱
高盛出具数十页报告,调低部分中资大行评级至卖出,虽然7月6日日早上有澄清发布,但仍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影响。尽管多家机构发表看多报告,7月6日,大金融板块仍持续走弱,恒生金融类指数跌4.83%,成分股全线下跌。
友邦保险跌3.98%,招商银行跌3.96%,建设银行跌3.23%,领跌恒生金融类指数。
机构看好经济弱复苏背景下
港股配置机会
国信证券发表题为《坚定信心,收获在路上》的港股2023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表示,看好港股的互联网、中特估、高技术制造业。尽管美国的加息尚未结束,但是鉴于经济周期在扩张期,企业的盈利环比将逐步改善,加之外资的预期很低,因此国信证券不认为加息的动作会对港股有进一步压制,在Q3伊始,港股可能已经在上涨的路上。在板块建议上:
1、继续推荐中特估。低估值依然是全球目前的主导风格,港股的中特估名单我们整理了41家公司,它们较A股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
2、推荐恒生科技。恒生科技中的造车新势力目前是成长股的代表,而大型互联网公司则是多维度提升ROE,虽然市场已经提升了对它们的ROE预测,但可能依然低估了其2024、2025年的盈利能力;
3、推荐高技术制造业。除了新能源汽车,还有军工、通信、家电、半导体,数据显示,它们的景气周期已经向好,且估值不高,上游成本目前处在低位,因此盈利能力改善会较为明显;
4、大消费的复苏将逐步兑现。大消费目前的估值优势不够显著,我们估计它们的向好可能在年内晚些时候,相较而言,社会服务增速更高,可优先考虑,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可在个股层面挖掘。
展望未来,渣打中国副行长,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总经理李峰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遇到多重挑战,但我们看到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好于年初预测,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认为,中国的消费复苏提供了买入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的吸引机会。
光大证券发表研报表示,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港股具备配置机会。6月份PMI指数环比小幅回升,表明推动经济全面回升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的基础在不断巩固。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经济运行有望在三、四季度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未来若相关的政策落地或经济数据验证复苏后市场有望重回上行轨道。
标签: